工商管理案例写作的基本规则与技巧(节选)

  东北财经大学李品媛

  国家开放大学举办案例大赛,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工作中的问题与专业理论学习有机结合,提高其思辨力和执行力,促进学生的职场发展。基于此,我想在这里给同学们进一步明确案例调研与写作的基本规则与技巧。

  首先,撰写案例要有一个提纲。

  撰写提纲的目的一是要确定案例所要表述的问题以及案例需要理论分析的范畴。如一个描述高科技企业的员工流失问题的案例,先要确定表述的问题是否具有代表性。作者应该观察或回顾这个企业近两年主要岗位员工流失情况,如果员工流失比例占在籍员工人数10%以上,说明情况比较严重,关注这个问题及成因也就变得有意义。另外,还要调研和思考员工流失的原因,是领导者的问题,还是制度上的问题,还是激励不足问题。如果是领导者的问题,需要用领导理论解释,如果是激励的原因,则需要运用激励理论进行分析。

  二是要确定案例篇幅的大小。就上述案例来讲,如果企业员工流失只写某一方面的原因,如领导与员工冲突,就是小型案例,但如果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运用不同理论解释,一般就是大中型案例。

  三是设计案例内容结构,也可以理解为如何讲案例故事。描述性的案例多是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表述,有案例的主人公、冲突事件以及人物的心里活动描写等,但如果是结构型的案例,一般是介绍企业类型、业务模式、发展历程等,然后聚焦作者的问题。让阅读者在了解案例企业的基本情况基础上,对作者表述的问题能够全方位的把握,进而了解作者提出问题的本源,引发思考,提出对策。

  其次,在案例提纲基础上进行调研。案例描述的企业既可以是作者本人供职的企业,也可以是其它具有调研条件的企业。通过对企业实际调研和系列访谈,深入了解企业运营的实际情况,了解问题发生的成因,问题产生的后果,了解不同岗位员工和管理层对问题的评价与解决问题的对策。只有这样,总结提炼出来的案例内容才接地气,引人入胜,引发思考。

  再次,案例撰写要遵守一定的写作规则。一是主题突出,所有的情况介绍或描述都要为主题服务,避免喧宾夺主,或者是哗众取宠。二是避免使用新闻性的语言介绍企业,不要使用肯定、赞美等词汇,一般采用中性词汇比较好。三是不要流露作者的情感或偏好,不要阐述作者的立场,作者表述的就是客观事实,目的是引发读者的争论和思考。

  最后,案例写作的逻辑关系也很重要。要做到这一点,一是撰写正文要注重叙述问题的完整性,即事件发生的过程。尽量避免习惯性的就事论事,这样写出来的不是案例,而是实例。因而,提出的问题也缺少依据,很难引人思考。二是注重事件之间的关联,如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人物之间的关系,矛盾冲突的前因后果等,表述时都要考虑,不能相互矛盾。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多写勤练,熟中生巧。

  总之,案例撰写和学习对于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十分重要,一方面它践行了管理学科科学性和实践性统一的特点,另一方面顺应了国家开放大学的学生将经验升华到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