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背景和意义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主席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浙江省全面深化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深化落实省电大《关于推进“五个一”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方案》,浙江电大永嘉学院进行了多次实践,最终发现只有学生动起来,课堂才能活起来。为了创新学生思政工作新方法和新载体,打造“没有围墙的思政工作”新格局,学校组织并开展了“打造‘有知’更‘有味’的思政课”系列活动。结合校本实情,将活动分为“助力乡村振兴”、“永嘉地域文化”、“红十三军革命文化”、“清廉文化”、“模拟法庭”五个部分。
本案例主要介绍“助力乡村振兴”部分的具体实践过程。我校开放教育学生大多存在学习基础薄弱、理论知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他们心中都怀有为家乡做出贡献的宏图伟志,永嘉学院抓住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契机,结合永嘉县“一村一方案”的发展模式,将课堂放在田间,引导学生形成回报家乡的责任意识。
由于开放教育学生的特殊性,使得活动实践难以聚集统一。因此,本次活动将以永嘉学院开放教育学生党员e支部(下文简称e支部)为引领,发挥广大开放教育学生党员从“农村”来的社会优势,带领同学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新思想宣讲、志愿服务、共建帮扶、文化下乡等活动,发出电大声音,展现电大形象。
二、活动主题、参与对象与人数
e“链”初心凝云上化云为雨润基层
e支部作为创新开放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载体,为开放教育学生党员施展先锋带头作用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永嘉学院坚持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服务社会相结合,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学生党员引领与全体学生进步相结合”的工作理念,全力打造“有知”更“有味”的思政课程体系,以“e‘链’初心凝云上化云为雨润基层”为主题,带领开放教育300名学生,共同展开为期近9个月的“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教育活动。
三、活动内容
(一)e“链”初心·云故事凝人心1.听着故事忆初心。e支部为了解决思政理论知识难入脑的窘境,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渴求,借助网课平台,结合永嘉社区学院老年教育的资源优势,邀请老党员为学生讲讲“我与党的故事”。使寻常党课变成人人能参与的“红色讲座”。那些年轻思政老师未经历的岁月、讲不出的韵味,经由老党员道出后,格外振奋人心。
2.寻根学习铸党魂。e支部的学生党员代表还组成了“寻根学习团”。通过县党委提前预约享受组织关怀、感党恩、愿分享的老党员,主动上门求学习、上门送服务的方式,集体向老党员学党史、忆初心、践承诺。同时,通过参观党史陈列馆的方式,了解更多永嘉红色历史文化。并将活动过程录制并剪辑成微视频,发掘“老党员”群体的“红色价值”,供全校同学学习。这样一个主动性的调整,收获了讲和学的双边满意。
(二)e“链”初心·云课堂凝力量1.理论学习强党性。思政教师结合前期教育工作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成果,结合学生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或家乡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瓶颈展开讨论学习。借助微课、微信公众号等,架起学生与老师的桥梁,让思政课走进生活、贴近生活,成为入脑入心的“兴趣课”。
2.叫板问题显担当。除了教师提供的理论课程外,云课堂还开出了讨论版,学生可以在讨论版中留言、提问,或分享经验、思考。永嘉县“一村一方案”的乡村振兴模式,难免会出现一些共性和个性的问题。e支部学生党员会组成答疑小组,定期汇总同学讨论的内容,并同教师商议,给出合理解答。针对个性问题,教师会将其作为下一节新课讨论议题,由全体同学共同商议给出方案。
(三)化云为雨·润基层惠民生
1.红色宣讲育新人。永嘉成人全日制教育学生相较开放教育学生而言,缺乏实践经验,因此e支部通过组织学生党员入班级宣讲的方式,打通红色教育最后一米。乡村振兴存在人才短缺问题,但又不能完全依赖大学生,还要善于从乡村能人中发现和挖掘人才。e支部结合“短、精、新”的“微宣讲”走进新兴媒体,满足了更多群体学习政策理论的需求,扩大了新人新事宣传的辐射面。让这场满载红色基因的细雨滋润基层沃土。
2.情系桑梓返家乡。第一,调研在农村。鼓励学生利用空余时间,集结周边同学,一同参与到乡村建设中去。青年成才需要增强自身本领,而去基层多调研才能够找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实现个人的成长。只有在调研中,认识到中国国情的复杂,学生才能从课本中走出来,‘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暑期每支实践队伍都有专业老师带队,在深入农村调研的同时帮助当地农户解决实际问题。第二,结对在农村。学生党员结对了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帮助他们快乐成长。第三,献智在农村。为了帮助解决农村经济落后的问题,e支部的学生党员主动联系永嘉学院微电影工作室,协助拍摄《温州永嘉麦饼:葱汤麦饭两相宜,葱暖丹田麦疗饥》,打响永嘉麦饼知名度。第四,实践在农村。学校开展了“千乡万村环保行”活动,通过与源头村签订“零污染村”共建协议,将源头村作为实践示范点,带领学生深入农村,发挥聪明才智,为农村环保献计献策。
3.守护乡土“疫”真情。疫情发生以来,多位开发教育学生始终铭记党员职责,奋斗在抗“疫”战争的第一线,坚守在本村入口处,他们不仅是一名严格的政策执行者,更是村民的真诚交心人。除了安抚隔离者情绪,为居家隔离人员采办物资外,更积极对接企业为村民争取防疫物资。用榜样的力量,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乡村振兴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
四、师生评价
1.学生评价
思政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在真实的村庄改造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运用,这说明我们所学的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具有极强实操性的“法宝秘籍”。大学里的学习,不仅给了我知识,更打开了我发展农村产业的视野和思路。我院开放教育学生党员,大多都在自己所在的村内有一定“发言权”。同学们都认为“我们从农村来,知道农村发展的真正问题在哪里,也知道村民心中想些什么、最需要什么,在与村民沟通时也更有亲近感,更容易扬长避短。”在乡村振兴的大潮流中,为能够以这样理实结合的方式贡献力量而感到自豪。
2.教师评价
经过这次主题系列活动,学生对思政理论的兴趣明显提高了,课堂中多了来自同学身边的真实案例,课堂内容越来越丰富。以走入乡间的方式,探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运用,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思政课也变得越来越鲜活了。
3.社会评价
大学生到农村干事创业,壮大了乡村治理型人才队伍,充实了乡村技术型人才队伍,优化了乡村引领型人才队伍结构,大学生成了永嘉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乡村振兴能否实现,关键在于人,关键在于领头人。目前,从村干部队伍建设现状来看,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对现有村干部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更需要下大力气改变村干部队伍结构,特别是村干部的年龄、知识、能力结构,以更好地适应乡村振兴的要求。而大学生“到农村来”,无疑会为农村基层组织增添新鲜血液,他们将在带领广大农民朋友学习文化技术、发展现代农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五、取得成效与社会影响
不忘立德树人之初心,牢记培养接班人之使命。永嘉学院“打造‘有知’更‘有味’的思政课”系列活动“助力乡村振兴”,主要是希望通过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丰富思政教育载体,让思政教育更好的入脑入心。永嘉学院作为永嘉县唯一的成人高校,是离基层、离农村和离农民最近的高等教育机构,突出开放教育教学特色,将课堂置入田野地头,重新点燃学生们的对故乡的热爱,及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的信念。
本案例中数个活动被各大媒体转载报道。永嘉学院e支部代表寻根、慰问老党员的温馨场景被永嘉新闻网《娄山迎来首场迎新慈善大餐,永嘉学院爱心红包雪中送炭》、温州新闻客户端、浙江新闻客户端以《16年接力,永嘉迎新慈善大宴开席》记录。刊登在永嘉新闻网的《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实现梦想》中,永嘉学院志愿者给孩子们带来了高科技3D打印、心灵手巧体验及手工环保袋创作。关于环保共建,永嘉新闻网分别记录了《电大永嘉学院牵手源头村,零污染村建设又添共建伙伴》、《“零污染家庭”“零污染店铺”如何提升?这些共建伙伴支出高招》两个活动。除此以外,为带动农村经济,打响永嘉麦饼品牌而拍摄的宣传片,被永嘉县委宣传部推荐至“学习强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