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若水:古稀不让少年,做一名勇敢的抗疫“战士”



  他们是令人敬畏、令人感动、令人鼓舞的白衣战士。他们是坚守在第一线的军人、社区工作者、超市职员、环卫工人......他们也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 每一个为战“疫”贡献力量的人都不该被忘记,每一次为打赢战“疫”而做出的牺牲都更应该被铭记。

  在无数战疫者中,我们国开学子也正在为抗击疫情工作付出着自己的努力,涌现出一批典型人物,即便只是平凡的岗位,但那一个个默默付出的身影却在不经意间温暖了许许多多跳动的心。他们脚踏实地的付出,值得我们献上敬意,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细读他们的故事。

  76岁的姚若水是上海分部人文学院2015年表演艺术(声乐表演)专业毕业生、人文学院2019年艺术设计专业在校生。虽然已经年逾古稀,但他热爱学习,更乐于助人,每次学院组织赴敬老院志愿服务活动,他总是积极带头参加。疫情发生后,姚若水得知社区招募志愿者,二话没说就报名参加了。

  从春节开始,姚若水就在周东居委的周东公寓忙前忙后,返沪人员管理、办理出入证、测量体温、查访摸排等等,都是他每天要忙的工作。“您好,请测一下体温。”“对不起,非常时期,非本小区人员不得进入,请您配合,谢谢!”姚若水的温馨提示,让从他身边进出的居民倍感亲切和温暖,也让小区防疫工作更加有条不紊。此外,姚若水还主动向居民宣传防疫知识,提醒他们戴好口罩,勤洗手,减少出门次数等,耐心解答居民们提出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力争做到让居民放心。

  周东公寓的居民较多来自外省市,春节之后他们陆续返沪,姚若水不但要仔细排查,要求他们进行居家隔离,还要对处在隔离期的居民给予格外的关爱。于是他当起了义务“跑腿员”,帮助取快递、外卖等。此外,他还主动承担起保洁员的职责,将自我隔离居民的垃圾拿至垃圾集散地。随着返沪人员增多,小区发生过原有居住居民因恐惧而不愿意外地回沪人员在家隔离,要求对他们集中隔离等情况,姚若水又耐心和居民们讲清政策,希望他们相互体谅,处理好邻里关系。

  由于姚若水负责的小区需和一个城中村合在一起进行管理,居住的居民比普通小区更要复杂,增加了工作和管理的难度。志愿者经常会遇到一些没有通行证的人员要进入小区,甚至有的居民对志愿者工作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况。虽然年龄比许多居民都要大,姚若水有时也不得不忍受委屈,同时耐心向居民解释清楚相关规定。用他的话说,“只要方法到位,讲清政策,问题总能解决。”

  上级部门考虑到姚若水年纪大,就设法分担他的工作压力,更有热心居民主动送来食物让他增加营养,这都令他动容。同事们也都特别喜欢和姚若水一起工作,认为他性格开朗,服务热情,表示要多向他学习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态度。

  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琐碎、繁杂而又单调,但姚若水始终能做到耐心、细致且周详。76岁本是一个该静心安享晚年的年龄,但在危难面前,他古稀不让少年,成为了一名勇敢的“战士”!姚若水的选择让很多年轻一辈都佩服。当问他为何要做志愿者时,姚若水说,“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疫是我们的责任。在上海分部多年的学习中,也深受人文关怀精神的感染。我们有责任为此次防疫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